安全生产要从“人治”向“智治”转变
--“安全生产月”系列评论之三
文章来源:中国黄金报撰写时间:2024-06-18作者:
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,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。“安全生产月”就是为了提高大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,培育全社会安全文化,有效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。
对于如何保障安全生产,过去我们更多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,通过员工遵守安全规程、发现安全隐患,以及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反应,从而避免安全事故。然而,事故有隐蔽性、意外性和突发性,“人治”的短板和局限性也愈发明显。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,安全生产也要从“人治”向“智治”转变,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“智治”优势。
众所周知,科技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,国内外实践及研究无不证明,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紧紧依靠科技支撑,实现本质安全。因此,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科技研究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。今年初,国务院安委会印发方案,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把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列入“八大行动”,足以表明强化安全科技支撑的重要意义。
当前,尽管黄金矿业在利用科技的力量,大力推进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,一大批新技术、新装备相继问世并走进安全生产一线,但这些科技力量更多体现在机械设备的更新和安全培训上。诚然,这些措施的确在安全生产上有相当大的作用,但是并没有脱离“人治”的本质。前者比较被动,只能在事故发生时保护作业人员,后者则完全依赖员工的学习效果以及执行能力。更为重要的是,从整体来看,我国黄金矿业的智能化更多的也只是局部探索尝试,更不用说人工智能全面参与安全生产治理了。
实际上,随着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,人工智能开始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,并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人工智能具备快速感知、实时监测、超前预警、联动处置及系统评估多种能力,在技术加持下,矿山各种设备摇身一变,成了拥有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、会“说话”预警的智慧机器。例如盘古大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勘探、开采、选矿、运输等各个环节,可以对矿山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处理,使得矿山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,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,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防范事故的发生,为矿工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。因此,将人工智能引入安全生产治理,既是当务之急,也是长远考虑。
尽管人工智能的“智治”相较于“人治”拥有显著优势,但是距离真正取代“人治”,仍然任重道远。一方面是黄金矿业工序长、设备多,安全风险复杂多样,人工智能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“智治”优势,这就需要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投入;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只是赋能,并非全能,也存在局限性甚至是风险。因此,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安全生产治理中,也要科学合理,不可盲从,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生产水平迈上新台阶,也是从“人治”向“智治”转变的必由之路。